1米78徐杰,狂砍30分,血帽2米11巨塔,性价比不止70万
当身高1米78的徐杰高高跃起,将2米11的李炎哲手中的篮球扇飞时,乌鲁木齐奥体中心陷入一片死寂。这一刻,身高差距33厘米、年薪仅70万的徐杰,用一记封盖,撕碎了CBA“身高至上”的固有逻辑,更让所有人意识到:这位广东宏远的“小个子”,正在用实力重新定义中国篮球的“性价比”标准。

一、逆天封盖:小个子如何撼动“巨人森林”?
1. 历史性瞬间的技术拆解
比赛第二节末段,李炎哲凭借身高优势在篮下接球,试图完成上篮。徐杰先是压低重心干扰其接球节奏,随后在李炎哲起跳瞬间垂直弹跳,利用精准的预判和38厘米的垂直弹跳高度,在空中完成封盖。这一球不仅展现了徐杰顶级的防守意识,更暴露了李炎哲技术短板——缺乏对抗后的脚步调整能力。
2. 数据背后的颠覆性意义
- 身高差33厘米:CBA历史上最大身高差距封盖纪录(此前纪录为郭艾伦封盖2米08球员,差距30厘米)
- 攻防统治力:徐杰单场30分8助攻1盖帽,命中率86%,单节三分6中5如库里附体
二、70万年薪的“超值密码”:徐杰为何被严重低估?
1. 青训体系下的“幸存者偏差”
作为广东青训出来的球员,徐杰的70万年薪(CBA顶薪为600万)长期被视为“体系红利”。但本赛季他场均18.3分5.2助攻,三分命中率42%,已跻身联赛顶级控卫行列。对比年薪300万以上的后卫(如赵继伟、孙铭徽),其效率高出3倍。
2. 技术特质的不可替代性
- 错位惩罚专家:借助莫兰德高质量挡拆,徐杰本赛季挡拆后投篮命中率达58%,三分命中率47%,直接打穿新疆防线
- 空间魔术师:身高劣势反成优势,低重心突破+急停跳投组合拳,让高大防守者难以封堵
- 防守预判大师:场均1.2次抢断位列控卫前三,封盖率竟超过部分锋线球员
三、从“徐中锋”到“徐核心”:广东体系的终极答案
1. 杜锋的“逆思维”实验
当其他球队追求“高后卫”时,杜锋反其道而行:
- 五小阵容轴心 :徐杰+胡明轩+外援的三后卫体系,场均提速15%,回合数联盟第一
- 防守端藏拙:莫兰德、任骏飞的大范围协防,完美弥补徐杰身高短板
2. 本土后卫的标杆意义
徐杰的成功打破三大迷思:
- 身高≠防守:不考虑自己身高,全力以赴,通过预判和弹跳补偿,小个子也能成为禁区守护者
- 外援≠核心:本土球员完全能承担关键球权,广东的训练体系真的是很nice.
- 薪资≠价值:青训球员的性价比优势正在重塑CBA生态
四、未来展望:70万先生的价值重估
1. 续约博弈的蝴蝶效应
徐杰合同将于2026年到期,若按当前表现,市场估值至少500万级别。广东面临两难:打破薪资结构续约,或冒险放走核心。
2. 国家队征召的必然性
乔尔杰维奇体系亟需能串联进攻、无球跑动的后卫,徐杰的战术适配性远超传统高个控卫。2025年亚洲杯或成其国家队正名之战,希望他能在国家队也能表现出更好的作用。
结语
徐杰与李炎哲的这次对决,恰似中国篮球转型的隐喻:当“巨人阵”遇上“技术流”,当“天赋论”碰撞“努力派”,徐杰用一记封盖宣告——篮球的本质,终将回归对技术、智慧与拼搏的敬畏。正如球迷戏言:“徐杰的身高是1米78,但他的心气有2米26!”
首节只得8分 中国男篮红队负克罗地亚斯杯首战失利
■中国队球员阿不都沙拉木(左)在比赛中。新华社发■斯坦科维奇杯中国红队71∶81克罗地亚■新快报记者 高京昨晚,李楠领军的中国男篮红队在深圳迎来了斯坦科维奇杯的首场比赛,面对欧洲劲旅克罗地亚,缺兵少将的红队以10分的劣势负于对手,本土作战的孟铎拿下全队最高的20分6个篮板,但依旧未能帮助球队挽回败...